朋友美梨從德國郵寄分享她全家去蘇格蘭和瑞士旅遊的照片,壯闊的山河,美麗的花朵,無數的古堡,潔淨的山村,夢幻的湖泊,真是令人嚮往,其中一張照片特別吸引我:
瑞士山村,2011,劉美梨攝。
我直覺這是古老的糧倉,因為在屏東來義的排灣族原住民,以前也是以類似的方法保存他們的糧食,我翻出去年幫李秀雲做的檔案寄給她,哈哈,這下子果然對上了,我的判斷果然沒錯,就是糧倉,據她說,她拿去問瑞士年輕人,他們還都不知道那是做什麼的用的。
屏東來義,1964-1970,李秀雲攝。
這兩者最大的特徵在哪裡呢?顯而易見就是柱腳上的那塊擋板,那是要防止老鼠爬上去的,既然嚴防老鼠,想必是貯存有大量的長期的糧食。兩者榖倉的原理一樣,形制依地不同,瑞士山村用木頭,其實來義早期也用木頭,只是這是後期用鉛皮或鐵皮覆頂,有點像飛碟或蘑菇,真有趣。下面這篇採訪文字裡的糧倉位於高雄多納,就是竹木蓋的,三者都用石片當擋板,可惜現在在來義和多納都看不到了。
高雄茂林多納,1964-1970,李秀雲攝。
多納的「榖抱」 1964-1970 高雄茂林多納
李秀雲的底片夾裡,拍攝原住民的區域廣泛,要辨識這四十幾年前拍攝的地點、族群和內容,並非易事,但是多納的報導人Legeageay郁德芳和Isai鐘明發,卻協助我們從茫茫圖海中,辨認出他們可愛的家鄉。這張照片,是在Isai家隔壁Dai-Maniga (葉太平)家的榖倉,蹲在地上洗東西的,正是Maniga家的女主人「阿娥子」,當他們一一指認時,心焦的作者可真要掉下眼淚了。
47年次的Isai說,這種穀倉叫做Kubau(我們姑且以榖抱名之吧),主要貯存小米,小時候多納約有近百戶人家,有三分之一的人家在門口蓋這種穀倉,家裡空間比較大的,就把存糧放屋裡,沒另外蓋糧倉,所以他小時候,也就是李秀雲拍攝的年代,全多納約有三十幾間榖抱。
榖抱皆以木頭為柱,中間承接主建物的部分,用面積較大的石板隔著,防止老鼠爬上去,這榖抱左邊的防鼠板壞了改用鐵皮,右邊則還是正港石板。
榖抱以竹木為主結構,藤條綁結,屋頂以溪邊的茅草覆蓋,因為要防水,這種茅草還要特別找比較細緻的,叫做la-i-chi,覆蓋兩三層才不會漏雨,約兩三年要全面更換一次。
要上去榖抱拿小米,要另外取梯子,小米拿好了移開梯子,以免老鼠和小孩上去玩,圖裡榖抱下面有個中空的木桶,叫做umulu,那是把樹幹挖空,用在室內當糧倉,可方便隨時取用,但因為壞了,所以放室外。木桶旁邊有水管水龍頭,榖抱下還有兩根水泥柱子,足見文明的腳步很早就進來了。
Isai說,他們小時候都睡在榖抱下面,大人會做竹床,鋪上月桃席就很涼很好睡,大約他十七、八歲時,榖抱以一種飛快的速度消失,連他家的,也都拆了,現在幾乎完全看不到了,圖中這個榖抱,是他很常來玩的地方,常在這下面睡覺。
而Legeageay說,遠方盡頭一片石板屋頂,現在還在,但下面建物已經變水泥屋,榖抱右邊Dai-Maniga家的石板屋,在他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時候,申請文建會經費協助翻修,是全村完整大修的兩棟之一,所以,榖抱雖不在了,還好石板屋有留下來,他特別說,看到穀倉右邊的小走廊有一根底部蛀蝕的木柱嗎?主人自己後來改用水泥柱,在協會翻修的時候,又把它改回木頭了。
李秀雲不經意拍下的照片,在四十幾年後,輾轉放大在這兩位多納人眼前,Isai從小跟祖父母在山上生活,卻為生活離鄉當鐵工,Legeageay一直為多納文化的流失奔走而積勞成疾正在養病,兩人在外鄉看到這些照片,有說不完的故事,有想不盡的童年。(撰文:古少騏。收錄於《顯影六堆李秀雲》p208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