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觀影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賀本片入圍2013日本山形影展! 

小林,你好嗎?

紀錄片《天上掉下來的禮物》小林滅村事件二部曲  觀後感

2009年的88風災,讓南台灣的小林村遭受土石滅村的命運,各界的關懷雖蜂擁而至,永久屋也逐一興建完工,但,三年來,這些倖存的小林人過著什麼樣的日子?重建之路順利否?喪親失家的傷痛可曾稍減?面對未來,那些失去了田園山林卻必須賴地維生的農民要如何找活路?雖有永久屋可棲身,各家謀生的問題又如何解決?逝者已往,但滅村責任的追究又該如何進行?

繼小林滅村首部紀錄片「爸爸節的禮物」之後,阿階和秀齡以二部曲「天上掉下來的禮物」,為這些問題做出了深度、生動且敏銳的記實和探討,而紀錄片貼近、放大、挑戰、反省、並批判社會問題和複雜人性的功能,記錄者和被記錄者的互動、互詰,在這部片裡,被深刻且尖銳的實踐、並呈。

小林滅村事件首部曲對88風災後的小林有宏觀多面向的紀錄,時間點較側重在事件紛擾的當年,二部曲則把較多篇幅聚焦在村民進駐組合屋後,個案的遭遇、記憶、心境、謀生等內容,這些看似微觀的個案軸線,經過整理串組之後,展現了小林人最真實底層的處境:三代人打拼都不見得能蓋這樣的房子(永久屋),這雖是「天上掉下來的禮物」,但是,喪親喪土、無處謀生,這樣的禮物,除了受難當事人,誰願意接受?誰願意當它是「禮物」?

個案的敘事軸線裡交織各種問題的角力:第三批永久屋之興建、小林社區一分為三的崩解、重建會製造的內部矛盾、居民各討生活的辛酸、永齡農場終成夢幻的大餅、小林夜祭的社會文化意義、爭取國賠之路遙迢漫長….

這些面向讓我們認識了災區的結構性問題,而個案的持續追蹤,鋪陳了災民的生命情境,剪輯時維持作者一貫沒有旁白、配樂、輔助性說明文字的風格,純以豐沛的原始素材加以裁製,但如此素顏不加料不撲粉所釋放出的,卻是令人震撼且動容的巨大能量。

片中不用任何手法來消費災民的困境,不用感動來救贖,以不斷的在個人生命情境和環境結構裡的事件,進行陳述、爭辯、澄清、甚至指控,來建構並反省整個小林災變。

事故發生,媒體如禿鷹集聚,事件過後,只剩下阿階和秀齡繼續蹲點,沒有經費、熱情如故,這兩夫妻十幾年來如此進行他們的獨立製片志業,在災區生活,融入災民,成為真正關懷他們的朋友,在片中處處可見夫妻兩與災民的對話,誠懇自信不矯作掩飾自己的紀錄身份,甚至,刻意剪輯一段暗夜裡村民當面質疑他身份底細的對話,展現並反省記錄者與被記錄者之間的微妙情結。

阿階的紀錄片工作,不只是記實,它是具有政治意義的行動,當媒體都走了,關注都離開了,指責批評來了,莫名其妙使受災人感到羞愧的時候,小林滅村的真相是什麼?到底該為災難負責的是誰? 

相信有一天,小林人會很感激這影片的存在,感激(這當初他們質疑或害怕的)紀錄片工作者的存在,而我,一個深深敬佩阿階和秀齡的朋友,看完這以兩個小時道盡災民艱辛(以及紀錄片工作者的艱辛)的片子後,只想輕輕問一聲:小林,你好嗎?

災變絕非單純的天災,世居此地的居民幾代人都不曾有如此重大災害,越域引水工程的炸山,影響了六龜、甲仙、桃源、那瑪夏,假如不能從災變汲取教訓,承認錯誤並勇於改進,災害恐怕還會繼續發生,只是,三年了,政府除了跟慈善團體合作興建永久屋,我們看到任何官員或單位進行責任歸屬調查和追究嗎?

希望爸爸節的禮物、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都不要再來了,有誰願意接受這樣的禮物呢? 

(本文原貼於2012-11-02)

紀錄片《天上掉下來的禮物》小林滅村事件二部曲   作者:羅興偕  王秀齡  (攝影:羅興偕  剪接、收音:王秀齡)

延伸閱讀:http://www.ncafroc.org.tw/mag/news2_show.asp?id=60

 

文章標籤

littlefoot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爸爸節的禮物封面   爸爸節的禮物封底s            

紀錄片《爸爸節的禮物─小林滅村事件首部曲》

製作/發行:影者影像工作室有限公司  記錄:羅興階/王秀齡  攝影:羅興階  收音/剪接:王秀齡  片名題字:劉芳佑(9歲 小林倖存者)片長:90分鐘  中英文字幕  tel:06-2811418  email:akai8128@ms32.hinet.net  出品年:2011  本dvd售價盈餘提供給小林小愛社區管委會作為公益收入使用  贊助售價:TWD500

哪裡買?目前尚未對外鋪貨,只有小林小愛村有賣,以及直接打電話到他們工作室洽詢。


阿階是紀錄片界的傳奇人物,每次看到他和秀齡,總教我心生一種莫名的肅敬和愧咎感:這兩夫妻好強啊,對紀錄片的信念和熱情,有一種比太陽還炙熱的強度,憑著這強悍,在底層默默實踐自己的信念,他們的鏡頭,永遠對著勞工、弱勢、社運、環境,他們的自我要求,也不曾因為歲月或資源而起落。去年針對甲仙小林村滅村紀實的作品「爸爸節的禮物」,獲得2011台北電影節紀錄片百萬首獎和最佳紀錄片獎,真令人額手稱慶:評審的目周沒有被牛屎「膏」到,實至名歸且令人敬佩。

在阿階還在拍攝之時,有一次去小林村找他,他自己戲稱是假災民,因為長期住在其中一間組合屋,簡直就是當地定居戶,他穿著脫鞋帶我挨家挨戶串門子泡茶吃玉米,那種互動,就像是鄰居樣親切,非常罕見的紀錄者與被攝者的融洽關係。這應該歸功於阿階對人有一種真誠的熱情和關切、草根的相處之道、長期蹲點的耐力、以及敏銳的思辨,沒有這些特質,是無法帶著攝影機和被攝者一起生活奮鬥的。他沒有任何前援後援(有的話就是他的愛人仔秀齡啦),他永遠單打獨鬥,一個人一台機器,拼到所有現場蹲點,跟所有人搏感情,不論有無機器在身上,他永遠興致勃勃的跟你討論並分享當前議題,永遠是被攝者的好朋友,他身上有一股熱,那股熱,從90年代初開始拍片,到現在從未退減。

回顧他和秀齡的作品,一次比一次精準,一次比一次敏銳,在這部片子裡,集結了兩人二十年的功力,一如過往,沒有煽情沒有旁白,讓一次次的場景事件人物去串接說話,長期蹲點的阿階敏銳的記錄到重要和必要的事件現場,負責剪接的秀齡,巧妙的調配了各路觀點和影片節奏。整部片子,除了忠實呈現災區的發展,更交錯了政府官員、慈善團體、企業家、災民的多重面貌,在各種力量的交會下,面對災難,除了同情和哀悼,隨之而來的不可避免的矛盾、錯雜和荒謬,令人深省。

阿階和秀齡自稱是「非學院、非體制」的紀錄片工作者,的確,他們做到了學院和體制都做不到的事,兩位,向你們敬禮!


羅興階 簡介(引自DVD內頁)

羅興階(A-kai),台南縣白河人,非學院、非體制、非主流的紀錄片工作者及平面攝影師,二十年來經歷了無數的政治示威遊行及街頭社會運動。1990年開始嘗試拍攝紀錄影片,作品受到街頭運動的影響,經常使用原始事件的紀錄,不加任何旁白。無論平面或影片都以社會議題為主要領域,如反對運動、勞工抗爭與環境議題等。長期以來以自己的力量獨立拍攝,是台灣唯一真正的獨立製片者。作品屢獲國內外影展肯定,也是國內勞工教育的教戰守策、學生上課的教才。所拍攝的資料片已經成為台灣民主化過程重要的資料庫。讓觀眾看到記錄者拍紀錄片的過程與精神。未扛攝影機之前做過售貨員賣照相機,演街頭行動劇,也做過美髮造型及化妝師。近年來將影片中的人物用油畫作品做另一次的詮釋。2005年全國產業總工會把工運貢獻獎頒給羅興階,感謝阿階長期以來為台灣勞工運動的付出與貢獻。阿階是記錄者,必要時也是參與者,經常在自己的影片出現,以一種「自我」的方式介入。羅興階用影片挑戰政治的正確性,影評人聞天祥說:「羅興階是台灣紀錄片的基本教義派教主,永遠的批判者」。2010年莫拉克風災一週年,日本NHK以羅興階為主角拍攝小林滅村,是NHK首次拍攝台灣紀錄片導演。

王秀齡簡介(引自DVD內頁)

王秀齡,台南市人,非學院非體制紀錄片工作者。1994年在妹妹王香敏及羅興階帶領下,進入紀錄片的世界,從打雜、攝影助理、場記開始,1996妹妹過世後,對紀錄片產生創作力量,也成為創作的手段,而作品一步步的完成與她有不可分離的牽扯。在與羅興階的合力下,題材一向以政治、社會運動與勞工抗爭議題為素材,1998年第一步獨立編輯剪接的作品《勞資趣味競賽:你濃我濃(台南東洋針織關廠抗爭事件)》獲得1998第一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,爾後作品僅僅扣著工人議題,每部作品階有強烈的政治批判風格。

羅興階、王秀齡作品表列:

1992《朱教授老闆的暑假作業:嘉隆女工抗爭紀實》(紀錄片)

1998《勞資趣味競賽:你濃我濃(台南東洋針織關廠抗爭事件)》(紀錄片)

2000《臺灣向前走》(紀錄片)

2001《光榮戰役》(紀錄片)

2002《往事只能回味:台南勤翔紡織關廠抗爭事件》(紀錄片)

2003《浪人》(紀錄片)

2003《金生金世:臺灣銀行員奮戰十五年》(紀錄片)

2004《妮蒂雅娃娣》(紀錄片)

2004《再生計劃》(紀錄片)

2011《爸爸節的禮物》(紀錄片)

 

延伸閱讀:破報專訪羅興階王秀齡http://pots.tw/node/9122

文章標籤

littlefoot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